简介:
陈昫,博士,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员。2003年9月-2007年7月,在武汉理工大学学习,社会工作专业,获法学学士学位;2007年9月-2012年7月,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,老年学专业,获法学硕士与法学博士学位;2015年8月-2016年8月,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,在美国哈佛大学访学进修。现执教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,兼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,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委员,湖北省社会工作专家库高校社会工作专家等。
联系方式:cxsw1986@hotmail.com
研究方向:老年社会学、
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、
大数据与老年人问题、
残疾人社会支持问题
主要研究项目(主持):
[1] 2019年度中国残联“十四五”规划前期研究重点项目部级课题——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与政策建议,在研
[2] 2016年全国老龄办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部级课题——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“文化转变”研究,已完成,获全国老龄办老龄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
[3] 2016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研项目——“理解中心性”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,已完成
[4] 2016年武汉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——“理解中心性”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教学改革研究,已完成
[5] 2016年湖北省红十字会委托项目——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研究,已完成
[6] 2014年全国老龄办老龄政策理论研究部级课题——发达国家长期照护制度建设经验研究,已完成,获全国老龄办老龄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
[7] 2014年度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(人文社会科学)——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研究,已完成
[8] 2014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——湖北省失能老年人社会救助问题研究,已完成
[9] 2014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——老年人“精神养老”问题研究,已完成
主要研究成果:
(一)学术专著:
[1] 老年社会政策的新视野. 译著(独译). 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年6月出版
[2] 中国老年残疾人“精神养老”问题研究. 专著(独撰). 北京: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,2014年5月出版
(二)课题研究报告(结集出版):
[1] 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“文化转变”研究. 收录于《2016全国老龄政策理论研究成果选编》,北京:华龄出版社,2018年1月出版
[2] 发达国家长期照护制度建设经验研究. 收录于《2014全国老龄政策理论研究成果选编》,北京:华龄出版社,2015年6月出版
(三)学术论文:
[1] 论“文化转型”与老年社会工作创新.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年第5期
[2] 国外学术界对残疾文化的多元化解读及启示. 残疾人研究,2019年第2期
[3] 浅议“适老性”与新时代视角下的老年社会工作创新. 收录于《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论文集》,北京:华龄出版社,2019年11月出版
[4] 新闻大数据视野中的老龄化——一项基于GDELT大数据的分析. 收录于《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研究文集》,北京:华龄出版社,2018年11月出版
[5] 基于SGGP框架和4P4I体系的老年人长期照护创新机制刍议. 收录于《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:研究与实践》,北京:中国社会出版社,2017年11月出版。
[6] A Brief Analysis on the Teaching Pattern of Social Work Introduction in the Prospect of Predetermination and Generation. DESTech Publications,2017
[7] 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模式的拒斥问题分析——基于建构主义的老龄视角研究. 湖北社会科学,2014年第7期
[8] 小康社会视角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的“嵌入性”问题刍议. 收录于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文集第八卷》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4年8月
[9] 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. 武汉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. 2014年第4期
[10] 系统论视角下的敬老文化与精神养老. 老龄科学研究. 2014年第11期
[11] 老年人社会参与“嵌入性”问题分析. 老龄科学研究. 2014年第1期
[12] 机构养老视角下农村女性老年人的发展权问题研究. 收录于《老年权益、尊严与责任——中国老年学年会2014年会学术论文集》,北京:光明日报出版社,2014年10月出版